欢迎光临山东省校园欺凌防治研究中心
登录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防治校园欺凌
预计学习时间: 1
家长、学校、防治校园欺凌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防治校园欺凌

 

Darling等人提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观念、态度、情感及其他一切言行举止的综合体现,它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轻易变化,反映了亲子教育的关系。一般而言,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冷漠型。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持有一种积极肯定的状态,能够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也会按照规则进行相应的教育,并且能对孩子的需求或情感做出及时应答。当父母的教养方式为专制型时,父母会给孩子施加很多规则并且希望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会对孩子采取强硬措施,甚至使用暴力,但父母却对孩子的需求或情感缺少应答。在放纵型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孩子听之任之,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孩子几乎不做任何要求,甚至在孩子违反规则时也很少做出有效的控制行为。而在冷漠型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或情感既不能做出积极的应答,又对孩子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容易使孩子产生被忽视感。

 

       相关研究表明,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可能与青少年做出或遭受校园欺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其他三种教养方式相比,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心和道德水平,并且在社会交往方面,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独立性和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因此,他们卷入欺负行为的概率会更小。而当父母对孩子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时,父母会对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孩子会对父母的这种攻击性行为进行效仿,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水平,会大大增加攻击同伴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缺乏民主,父母很少会听取甚至否定孩子的意见,导致孩子的自尊水平较低,缺乏信心,进而产生人际交往和行为适应方面的问题,更易成为被欺凌者。而当父母习惯于采用放纵型教养方式时,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也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同时,由于父母对孩子几乎不做任何要求,容易造成孩子缺乏是非感,增加了孩子做出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可能性。在冷漠型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与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容易产生孤独感,在人际交往方面易存在缺少与人沟通的策略,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等问题,这也会增加他们成为被欺凌者的可能性。

 

       在中小学生的欺负干预中,为了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不仅需要关注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参与。通过借鉴国内外采取的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措施,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和支持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工作。

 

一、父母转变思想,尊重孩子,多进行民主型的沟通和互动

 

       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会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支配者,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来抚养孩子,难以与孩子建立民主的关系,显然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减少对孩子命令式的话语,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人际交往活动,并对孩子做出及时的表扬,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大一部分父母会将孩子交由祖父母照看。由于隔代亲等因素的影响,祖父母会比较容易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约束也会更少。这就要求家长做好祖父母的思想工作,使其明确溺爱孩子的危害,尽可能的引导他们采用权威式的教养方式。

 

二、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友好待人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家庭中的行为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榜样。研究发现,父母的暴力行为与孩子的欺负行为存在着密切联系,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家庭中暴力行为的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家庭。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首先,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避免使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孩子,尽可能使用言语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范式,从而降低其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使用友好的方式进行沟通。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模式有着重要影响,当父母之间存在着较多的暴力行为时,孩子也会存在着较高水平的暴力倾向,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所以,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也是减少孩子欺凌行为的重要一环。最后,要做好示范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当父母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运动等合理方式进行宣泄,不要将不良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这样既可以避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又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于子女卷入欺凌事件的应对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掌握恰当的避免参与欺凌事件的方法并将其教给孩子,以减少他们参与欺凌事件的可能性。同时要教给孩子相应的求助策略,以保证孩子在面对欺凌事件时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求助。孩子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出于某些原因往往不愿意告诉家长自己遭受了欺凌,这就需要家长多多留意孩子的表现。当发现孩子存在异常时,应该保持冷静,耐心细致的与孩子进行沟通,鼓励他们讲出自己受欺负的经过。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要责备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不安情绪。

 

四、家长配合学校,共筑防治校园欺凌的城墙

 

       学校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主体,家长对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支持和参与能够更加有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芬兰、加拿大等国的欺凌干预项目都把家庭的参与作为防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家庭能够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配合学校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校园欺凌的宣传活动,提高自己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子女教育水平,则能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或者避免欺凌事件的严重化。

相关推荐
  • 【绘本阅读】面对欺凌我不怕
    【科普视频】 视频长度:0时6分51秒
    共有 50 人次参加学习
    观看视频
  • 【绘本阅读】别想欺负我
    【科普视频】 视频长度:0时11分24秒
    共有 56 人次参加学习
    观看视频
  • 如何通过优化学校及周边的软硬件防治校园欺凌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72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言语欺凌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57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角色共性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32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家长应如何防治校园欺凌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47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教师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26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防治校园欺凌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38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芬兰校园欺凌防治项目介绍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34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 不做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
    【科普文章】 预计学习时间:1
    共有 40 人次参加学习
    查看文章
登录平台
返回
顶部